国产色婷婷在线,亚洲精品日韩欧美,欧美一级午夜,麻豆日韩精品,午夜不卡视频,天天都色,亚洲第一区国产精品

 
主題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維摩詰的花雨滿天——南懷瑾講述

8 / 3274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0:25 回帖獎勵 |閱讀模式
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是本很有意思的經(jīng)典,很有意思這話不對,還不足以形容,應(yīng)該說,這本經(jīng)是真正的大乘佛法,是在世間法中成就的佛法。有兩部佛經(jīng)對中國的佛法影響最大,一部是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,一部是《法華經(jīng)》。后來的禪宗、密宗,都離不開這二部經(jīng)的觀點。

  如果把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當(dāng)小說來看,它的編排次序也很有意思。開始是維摩居士生病了,佛很懷念他,要派人去探病。大弟子眾沒有一人敢去,這位居士很可怕,大弟子都挨過他的罵,每個人都被他刮過胡子,算不定連頭都是他剃的。大菩薩們也怕兮兮不敢去,只有文殊菩薩勉強愿意代表佛去,因為他是七佛之師,地位同佛一樣。這里要注意,維摩居士是在生病,你說一位得了道,有成就的人會不會生?這是很嚴(yán)重的事。學(xué)佛是想了生老病死,結(jié)果,出家的釋迦牟尼佛、在家的佛維摩居士,兩人都不能離開病。故事由問病開始,既然還有病,就還有生死,這個重點要把握。

  到了維摩居士方丈大小的房中,文殊菩薩帶領(lǐng)的三萬二千人,居然都進去了,然后見了面就談生病。我們要研究,學(xué)佛有了成就的人,在這個物質(zhì)世界會不會生病?一般學(xué)佛修道的人,第一個目的是怯病延年,口頭上可能不承認(rèn),你也不用謙虛了,哪里不是這樣?再就是想得神通,最好出國也不用飛機票,多半都是有這些目的。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沙發(fā)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0:26
 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有生命就有肉體,有肉體就有生老病死。學(xué)佛法就是學(xué)解脫,解脫生老病死的束縛。問病的這一段,就是在反覆討論這個嚴(yán)重的問題。

  討論了半天,這三萬二千人站著,聽文殊菩薩同維摩居士討論,這位居士可是半躺在床上,可能說了五六個鐘頭都不止了。維摩居士就同另外一個世界借座位,那個世界的座位有八萬四千由旬那么高。維摩居士一下子弄了三萬二千張這樣大的座位,到他的房間來,居然也都容納進來了?墒潜娙酥械拇蟀⒘_漢們,包括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,卻因為座位太高了,跳都跳不上去。后來維摩居士教他們一個方法,就坐上去了,這是為什么?又是一個話頭。

  大家坐上去了,就請如何修行自心,對付自己的思想情感煩惱。這是修行第一步,大家打坐念佛最感煩惱的,就是此心不能安。維摩居士透過對答的方式,把這個問題交待了。這一段就是不可思議品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板凳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0:27
    正講到不可思議精彩的地方,維摩居士家中有一位天女現(xiàn)身,散下天花供養(yǎng)大家;湓谶@些羅漢們的身上就黏住了,可是花在菩薩身上就黏不住。這花代表著什么?雖然證到了阿羅漢,天花仍然黏身,因為結(jié)習(xí)未盡,習(xí)氣業(yè)力的根根沒有消滅(這也是現(xiàn)在有人爭論帶業(yè)往生,或是消業(yè)往生的問題),潛伏在那里,所以還不是真正的解脫。這個地方非常重要,我們普通人盡管學(xué)佛修行,這結(jié)習(xí)一點都沒動,甚至更加重了,那個我見、見取見等等,更厲害,造業(yè)更重。這個道理沒有參透,是不可能成功的。

  由于天女的散花,引起了佛的出家大弟子舍利弗(他就是《心經(jīng)》中的主角)和天女的對話,他問天女來到維摩居士的家中有多久了。天女就告訴他無始無終的道理,不要問這個多久的問題。然后舍利弗問天女,既然有那么大的神通,為什么不變成男人?天女抓到機會了,舍利弗因為是小乘羅漢,還有分別心,還有男女相之別。因此,天女當(dāng)場把舍利弗變成了女人,自己變成了舍利弗。這個又是佛法的大問題,自性到底有沒有男女老幼之相?解脫了生病問題、生死問題,現(xiàn)在還有個兩性男女老幼的身相,要如何解脫,才能說是得道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地板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0:28

 這還沒有完,故事發(fā)展到此,大家還沒有吃飯,可能連茶都沒喝到一杯。你們各位聽了肚子餓嗎?我們講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都有半年多了,經(jīng)中的各人還是餓著肚子在聽。這其中高潮迭起,維摩居士和天女先后現(xiàn)了神通,跟著維摩居士又說了個長偈,下面又是一個重點來了,但還不是高潮,高潮等到吃飯時再來。
    

  接下來的重點是不二法門。不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法,道只有一個,沒有兩個。只有表達的方式不同,每個人的理解不同。對于外道或其它的宗教,不要輕視人家,排斥人家。只要是教人為善的,都有可取之處。只能說每人的機遇、理解、需求不同,說不定人家將來的成就,超越你這自稱學(xué)佛的呢。所以,不要輕視任何一個眾生,真理只有一個,現(xiàn)在就開始講入不二法門品……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5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9:53
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《法華經(jīng)》這兩部經(jīng),“細(xì)甜時”有讀過。

讀《法華經(jīng)》為了一個疑問(佛說要講法華經(jīng),可從開始到結(jié)束,不曾說過一句)。浪費了2年多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6#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7 10:52

《法華經(jīng)》沒有讀過,花兩年的時間讀一本書應(yīng)該算是精讀吧!現(xiàn)在不敢隨便說有空看看

現(xiàn)在找書不難,就是需要時間和一點內(nèi)環(huán)境,比如十多年前讀《圓覺經(jīng)略說》,當(dāng)時卻是家兄生病住院,感于生命無常為尋慰藉而讀的。這次讀南老師的《維摩詰》,書是借來,且買書的朋友還未讀過,為快點看完,就讀得極快。

這部書網(wǎng)絡(luò)都有,這里就不轉(zhuǎn)太多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7#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7 11:19

……

佛法處處講念,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講四念住,再如凈土講念佛,所以對念一定要有正確認(rèn)識。念是意識上的念,不是用嘴念。菩薩境界的念住不是念頭斷滅,而是不起思惟分別,念念常住清凈自在,永遠(yuǎn)在定中。定不等于是打坐,打坐不過是初步練習(xí)學(xué)定的方法。念清凈以后,才可以談得定。

  平常人修行打坐為何不能得定?因為第一:對念沒有正確認(rèn)識:第二:念不能定,凈念認(rèn)不到,因此雜念紛飛。各位自己反省,當(dāng)你坐不住的時候,究竟是身體坐不住,還是心坐不住呢?你認(rèn)為是身體的感覺熬不下去了,其實講到底還是心坐不住,就是念的問題。不信,如果用支槍指著你,坐不住就殺了你,保證你就坐得住。

  所以一定要凈念得定以后,才能得總持法門,也就是密宗所講的陀羅尼:總是「所有」的意思,持是「保有」。總持第一個是聞總持,聽聞、見聞過了就不忘,如阿難得總持法門,三藏十二部經(jīng)典都是他記住,后來才補寫出來。大家上課聽經(jīng)往往聽過了就忘了,這就是不懂念、定、總持,修萬劫仍是罔然。有天才能過目不忘,博聞強記,這是因為過去生修念、定稍有成就。念經(jīng)時如果只是有嘴無心,那是自欺欺人,毫無功德可言。嘴念時心還要注意在經(jīng)文上,多念一次,記誦就熟練一次,才是其修行。第二個總持是知總持,所知道的沒有忘失。第三個是遇有任何疑難,自己會參透解決。這樣定力堅固、慧力堅固,才可以得總持法門:世間出世間、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無不成就,才算總持。

  如此得無礙的辯才,不是強辯,因為對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學(xué)問智慧,無不了徹,智慧如珠走盤,靈光照耀,才能使佛法正法不斷。菩薩必須具備念、定、總持,修到了遠(yuǎn)行地,才能辯才無礙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35

主題

39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027
8#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7 11:23

 

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及方便力,無不具足」,這六度波羅蜜大家好像都懂,但是真做到了多少?如果連舉手之勞都不肯幫人,就不用學(xué)佛了。佛法講愿、行,很多人初發(fā)心學(xué)佛時都還好,久了連做人的影子也不見了,其是可悲。六度中不論由哪一門專修有所成就時,其它門也都會貫通了,真有成就就變成力量,譬如布施之力、持戒之力、忍辱之力等等。我們學(xué)佛打坐念佛拜佛沒有成就,就是因為無法形成力量,換言之是修行的善念的念力沒有形成,還隨時被自己此生或過去生的各種善惡的業(yè)力習(xí)氣所牽引。
修行有成就的菩薩,因為有了方便力,隨時隨地都在行六度,可是外表卻不顯示出來,這就是方便力。所以菩薩到達六度及成就方便之力,無不具足,沒有哪一樣不圓滿具備。

  「逮無所得,不起法忍。已能隨順,轉(zhuǎn)不退輪」,七地以上的菩薩無功用行,無時無地不在修行,不用特別去作打坐念佛等修行功夫,這就是逮無所得,無生法忍,生而不生,不生而生。一切煩惱妄念頓斷不生,有如截斷忍住般,所以叫它不起法忍,一切妄念不起不生,截流而斷。到了無生法忍境界,并不是死板地定在那兒,而是隨順世間法起用,入眾生世間轉(zhuǎn)法輪,雖然入世間,但不退轉(zhuǎn),這就是到了八地的菩薩境界了。不到八地的菩薩境界,還是有退轉(zhuǎn)的可能,過了八地菩薩不動地,才有希望說不退轉(zhuǎn),在任何境界,任何情況下都是在無生法忍中。

  「善解法相,如眾生根」,這些菩薩們善于解釋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相,能為人解答一切問題。注意,這里法相不單是指唯識的學(xué)問而已,又要能夠知道眾生的根器不同,人的天生根器非大修行人積功累德是不可能轉(zhuǎn)變的,這是業(yè)和果報的問題。

  「蓋諸大眾,得無所畏」,覆蓋住眾生,得四無畏,心不生怯。第一,法無不通達,無所畏。第二,說了就能做到,也是無畏。凡夫遇事推諉,因為怕這樣,顧忌那樣,就是有所畏(菩薩的四無畏:總持不忘,說法無畏;盡知法藥及眾生根性,而說法無畏;善于問答,說法無畏;能斷物疑,說法無畏)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3

主題

92

帖子

4188

積分

河流

Rank: 4Rank: 4

積分
4188
9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30 15:20
阿彌陀佛!學(xué)以致用,才是正信!
專業(yè)美發(fā)培訓(xùn)學(xué)校15年,招收學(xué)員,不限本地外地。不限年齡,長期有效。
  學(xué)習(xí)內(nèi)容:發(fā)廊全套技術(shù):包括洗剪吹燙染拉,男女剪發(fā)。
外地學(xué)員可安排位宿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游客
登錄后可快速發(fā)帖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北閣地攤
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

手機版|黑板報|小橋流水 ( 粵ICP備2022111527號) (粵工商備445100000015802號) (京公網(wǎng)安備44510202000028號)  

GMT+8, 2025-7-14 18:30

Powered by 521000.com © 2002-2015

快速回復(fù)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