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色婷婷在线,亚洲精品日韩欧美,欧美一级午夜,麻豆日韩精品,午夜不卡视频,天天都色,亚洲第一区国产精品

 
主題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金剛經(jīng)講義(09)一相無相分(0920)

5 / 4127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時間 2019-7-26 08:56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閱讀模式
金剛般若波羅蜜經(jīng)
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

一相無相分第九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須陀洹(huán)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(huán)果不(fǒu)。須菩提言。不(fú)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那(nuò)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(nuò)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(zhèng)三昧。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則不說須菩提。是樂(yào)阿蘭那行(nuǒ hèng)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。是樂阿蘭那(nuǒ)行。

白話簡譯
緊接前分,所謂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于是佛陀施設置問,由須菩提現(xiàn)所證見。

須菩提,這事如何,證得須陀洹果,能否作意說,我證得須陀洹果

不,不可以,世尊,什么因緣呢?由是入圣流
(出世),由因(六緣)不于色聲香味觸法(六塵)世間流見,如
(入處,六道,欲界),記授名須陀洹(圣者初果,預流果,入流)。

須菩提,這事如何,證得斯陀含果,能否作意說,我證得斯陀含果。

不,不可以,世尊什么因緣呢?如是無所相(果相),由如是無所相
往來(往來所處,無于六根六色十二處,乃至六根六緣六境十八界,意識界,色界非色界),記授名斯陀含(圣者二果,一來果,一往來)。

須菩提,這事如何,證得阿那含果,能否作意說,我證得阿那含果。

不,不可以,世尊,什么因緣呢?如是無所有往來,由如是無
(果見),記授名阿那含(圣者三果,不來果,無心意生,于無生,無無生見)。

須菩提,這事如何,證得阿羅漢果,能否作意說,我證得阿羅漢道。

不,不可以,世尊,什么緣故呢?卻實無有法,無所有證得(解脫見,涅盤見),記授名阿羅漢(圣者四果,殺賊,無生,應供)。

世尊,果然阿羅漢于念想,說,我證得阿羅漢道,則取執(zhí)于我者人者眾生壽者世尊授記予我證得無諍三昧,世間六道最為第一(名)第一(無頂無上下)離欲阿羅漢。世尊,我不可以作如是想,我是一位離欲阿羅漢,世尊,假若我作如是念想,我證得阿羅漢道,世尊則不于我作以授記,說,這是心得無諍的修行者,須菩提行者心無住著三昧相,故授記予須菩提行者證得心無諍見者
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收藏

使用道具 舉報
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沙發(fā)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9-9-9 05:30
隨經(jīng)說解
所謂佛法,即非佛法。此經(jīng)分一相無相分第莊嚴凈土分第初地二地菩薩,地地菩薩,故此經(jīng)分承上共下,切不可分割取解。同時,根熟菩薩可依此二分作辟支佛事,八地菩薩,破二地(初二地)八地(后二地,中間未修法)之惑,所謂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至善慧地,初謂初佛(地地),后佛(法身菩薩,佛地),所謂中間未修法,即于前經(jīng)分如來善囑咐善護念,設事利行事住、行住、心住、修行(修行無為,行密,修密,修法),利樂、利生、利行、利事(圣凡同居,隨行實證,事密,。本分由須菩提現(xiàn)證阿羅漢定(見),將利益未修中間佛事行定(動禪中定)。此阿羅漢得定,證脫生死煩惱,得入于究竟色天(共有九天)凈居天(莊嚴凈土),此天與十地菩薩共居,與法佛報身所居住共,與外道定共無智,外道定能修至此色究竟天的無想天,非佛法)。

續(xù)后
莊嚴凈土分第,由依如來法身明誨并啟發(fā)清凈心,阿羅漢無諍心菩薩圣清凈心(共同菩薩戒似如手背手掌(可至辟支佛見,有學無學阿羅漢(其間共有學無學辟支佛皆因得依而得入大一乘菩薩,有學位者出學位,進入行位,向圓滿覺行趣進。

二分還有法忍、戒法之大義(忍辱度、持戒度),出小乘戒定慧三學,為內(nèi)乘,既持清凈心戒依教行(世間行,佛子行)入中,成外乘,得內(nèi)外二乘清凈見(漸頓生圓
次第,如是內(nèi)外共同大乘(精進度),猶出離內(nèi)外界見成就圓滿見(超頓圓滿次第),如是得清凈光明戒體(禪定度、般若度,三味耶戒)。由離卻所有(有學無學,所有圣凡未證知見),及中間未修法故,未待得見一切諸佛及諸佛佛法,此名干慧地,出世三乘圣人(聲聞緣覺二圣,菩薩圣)共同,皆得于此處趣佛地起依正。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板凳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9-9-10 12:48
流見
小和尚從小跟隨老和尚深山處修行,終于來到有天老和尚小和尚下山化緣。這天小和尚來到山外山下,這是什么呀?小和尚路過小溪邊看到正在洗衣物的一個村姑不一樣的穿著,不一樣的頭發(fā),不一樣的形身,不一樣的眼睛,不一樣的作態(tài)……小和尚一路走得迷迷糊糊,想不懂,從來沒有見過,等化緣回到深山里,一看見老和尚就打報告情況,老和尚聽了,頭也不抬,說,是老虎。

流見,似行于流,類若: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何以故?六緣對待六塵(能緣所緣,一切二乘,如是緣始(入),尋處(陰界入)對待,謂名(法),若有若無,若是若非,若來若去,若坐若臥,尋伺于諸來回相(想相),一切所有(際處,實不可至)無有無乃至虛是假非有諸相,入生色流識流注內(nèi)現(xiàn)諸形色流動、一切諸相,所有身相,類若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乃于意生身相,如石頭、石女,相所相,諸相生,若類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復取相見(倒行、倒見,顛倒行見,顛倒見行),取著于諸相見,復作言見,若類: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諸所有見,概約合四身(一合相:法、相、見,心有漏因緣法住色,取法、住相、著見)我者身見,人者身見,眾生身見,壽者身見,概四者:我者、人者、眾生、壽者(四生身相,一合相,名一眾生,故當舍,法相應舍,況非法相,如是無復生法相,無復倒行倒見,如是成諸顛倒妄想所作眾生意生身相,如是因緣虛妄諸法,經(jīng)曰:

若阿羅漢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

復如恒河所有沙,四大性變化動性,地水火風(堅濕暖動),沙流成身,河身
,如是身見,名見恒河,言見恒河。言謂恒河者,即非恒河非法,如是非法相對待見,謂名非非法所以者何(這就是為什么說,是什么因緣而說),言謂佛法者,無有定法可說,非法,非非法

凈戒
小和尚下山去化齋,老和尚有交待,山下的女人老虎,遇見了千萬要躲開。走過了一村又一寨,小和尚暗思揣,為什么老虎不吃人,模樣還挺可愛?老和尚悄悄告徒弟,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厲害。小和尚嚇得趕緊跑,師傅呀!呀呀呀呀壞壞壞,老虎已闖進我的心里來心里來。

這自李娜的歌詞,曾為歌手,出家修行,成為出家?guī)?/font>,這首歌名:女人是老虎。

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共俱二斷一斷浮塵世見,斷六外塵見入成色濁(色流、濁見),小乘學名浮塵根,緣與所緣斷,能緣所緣寂滅;二斷本來清凈六根根性(六緣自清凈本)六緣六塵世見緣起境界,即自離趣心識一切種性緣起現(xiàn)行內(nèi)乘境界,大乘學名扶塵根,我與我所皆俱寂靜,由此(照)與心所(境覺)消歸于一念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假于(念),即自證入阿羅漢果位,無見為可欲取生滅涅盤,無見為可欲趣解脫解脫(人無我)無法可緣取有行,法相非法相(色見,分別事識)無復取見緣行,倒行倒見俱無(不退轉(zhuǎn)
相見,于菩薩地為轉(zhuǎn)不退轉(zhuǎn)無相輪,無復身相身見(解脫俱生身見,解脫生死身)見性行性俱離,現(xiàn)六根六緣性凈自本自事自體,由無見故,以自見無,名,解脫見,名涅盤見,勝義根。由斷離舍故,六緣決定清凈(七寶身義),入離欲定(寂滅無為)。證成阿羅漢圣位圣見大阿羅漢者,大乘阿羅漢,布施戒法不入色聲香味解法(戒法者,律禪法),降伏清凈六緣緣起。

如是解脫一切二乘法二乘見,離欲一切相對待,自證者出學位(無我,數(shù)取趣無我),與無種性無學阿羅漢共,自見者無學位(無見),如是成就,此自證自見二乘圣位(聲聞、緣覺),乃大乘四圣聲聞、緣覺、辟支、菩薩,通教約為三乘三圣聲聞、緣覺、菩薩共同入關(guān)(同學)(見道位)。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地板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9-9-10 16:13
①②③④⑤⑥⑦⑧
實無有法、實無所行
不入住(斷)、無所于取(離,離欲)、無所依住(舍,離趣),無法相非相法住,離欲意生身相見趣,自現(xiàn)實性(如來性),名言實無有法,F(xiàn)(名實見無有相法,無有為相法,無身相見,出無始俱生身見俱脫,無數(shù)取、無數(shù)趣,無我性,無性自見,出離中陰,無執(zhí)趣照,出欲趣照),名阿羅漢。出自證見,無生、無相、無身、無為者、無作者、無所作、無所現(xiàn)行(讀音,心無所依緣現(xiàn)行,菩薩乘即讀音,菩薩行菩薩性法相,涅盤性見,名言實無所行,唯一無垢識自性現(xiàn)照一相無相寂照,非色,非色界,不復由名無色界,言出三界有頂天,無所有,無所有,無所有見(無漏大阿羅漢,得滅盡定,大乘四禪八定之非想非非想天,性,即菩薩乘行位,則入名想受滅無為)。

無諍三昧、離欲第一
離欲,無依住三昧相(三種果位),離諸法相學位出,無所受相流滯入,生滅(諸有漏盡,盡形壽),直下四果究竟無想(四無,一相無相),出聲聞緣覺是非對待界入(來去),第一離欲功德橫超三界(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)有頂,坐定定見(坐),立脫見身(臥),出非出見,名出,入非入見,名入,數(shù)無我性,稱嘆第一,如是無圣位(有漏因盡)所做已辦,如來身。

樂、行
,讀(yào),未待而有伺(近染念住,此生相因),若有無有伺。讀(lè 或 yuè),少法依著,如欲樂,有樂色受(染雜,念覺取受,此色見因)或樂凈法(染凈,由未離覺見而欲樂求白凈法)之區(qū)別,樂凈者,離樂(喜)非樂(非喜),如色天三禪離喜妙樂(法喜,無色無非色之凈色),至色天四禪舍念清凈(妙樂離欲寂滅定,如來力故)。

,讀(xíng,二聲),凡夫
外道二乘所行,無明緣行,緣行無明,受有漏果報,當止貪行、嗔行、癡行、慢行、疑行、見行(六毒性),累積善資糧,發(fā)心希求無上法。讀(hèng),緣著非著世間,少有緣依著世間法,若得出離少法,通義,非有依非無依,或義,依住皆出,無依無所伺,咸得自覺圣趣。讀(xìng,四聲),性所貫通,義圓實性,離性自性,無性自性,真如明行,入菩薩性,無種無性無非性(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),性無異非異性,行于性地無所性性,近諸佛地菩薩性,得見佛性佛行已,覺性行性等圓等觀等觀等覺等照,平等性),;得法無愿成就妙觀妙覺妙照,平等色)。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5#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9-9-12 12:37
①②③④⑤⑥⑦⑧
殺賊、無生、應供
殺賊、無生、應供,這是小乘佛學阿羅漢三種定義。殺盡煩惱,謂殺賊。包括不再受后還有生老病死的煩惱,謂無生。所以殺賊、無生為一切平等眾生所應相應共同效法的依據(jù)(世間行之依因,理當隨緣法事),謂應供。如是,應當了解,當愿于行。

供、應供,經(jīng)曰
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(yǎng)。,就是共法(依法奉行),人所共同為法,就是字名言義趣。即同說,共同。經(jīng)謂若有人、是人、若心,皆相貫通。若無心,則無佛,則無煩惱心,則相應佛法。因緣因緣,因心緣者,于因地者,由因心者,莫漏心因。

所謂言說小乘,實歸自性乘本,這里我們以大乘廣義
(別教菩薩法)說法內(nèi)乘,則內(nèi)有三乘,聲聞緣覺菩薩心。小乘二乘人于涅盤趣自凈六緣,證成小乘阿羅漢果位,為小乘的最高果位,住世間少欲而凈行(梵行),能作清凈所依,隨緣化度眾生(煩惱)。發(fā)內(nèi)凡(內(nèi)乘始)善男子善女人、諸菩薩摩訶薩三世諸佛(大覺尊)如來(應,正等覺)所教行,于事法界能得根本依止最方便依止者,說最親因,則佛教三寶最第一先:僧寶(親師,教下)

大乘義別教菩薩法
(大乘教理,以理攝事,以事修行,圓滿覺行),何者殺賊?一心六緣攀塵無主為行,有漏心因,名六賊(六毒因,故有住貪嗔癡慢疑見,無明因)。此心有漏因,首當離諸有為相法,盡諸漏清凈六緣聲聞,六緣清凈何心還有,何內(nèi)何外則歸元本,謂殺賊(無諍)。何者無生?由不緣覺取法(樂著小法),無復漏垢穢法生,無復生滅生,無生生滅法,出生死二見對待,無身無見自解脫,唯依有學有修自證
無生,謂無生(離欲)。何者應供?唯干慧地,無有福聚,無變易生,無有為法,無與為共,故于欲樂世出世法一切圣智皆應供養(yǎng)為學,謂應供。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累計簽到:1074 天
連續(xù)簽到:4 天

330

主題

3559

帖子

3萬

積分

超級版主

煙波釣叟
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
積分
34206
6#
 樓主| 發(fā)表時間 2019-9-13 04:45
⑥⑤⑤⑥⑦⑧⑨⑩
辟支佛見大
學位辟支佛因聞佛所教觀十二因緣覺法而證就獨覺佛,或證就阿羅漢四果,皆稱為無學辟支佛,或歸為中乘。所謂觀十二因緣法(可以煩惱緣起法觀)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仔細觀察,與五蘊內(nèi)學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及外學(身行身見,有情世間,器世間),還有內(nèi)外界入六緣(六入處、六觸法,色法),交織流轉(zhuǎn)于煩惱法,謂流轉(zhuǎn)門,及煩惱法究竟還滅的證悟,謂還滅門。

還有一種無種性無學辟支佛,無師自通,就如說看破世間無?嗫,至悟常樂我凈者,樂得自在呵呵。中國的彌勒菩薩,即是布袋和尚,身背布袋(色身轉(zhuǎn)應化身),所到之處,
喜樂布施,是最親因緣的無學辟支佛阿羅漢法相。如何找到布袋和尚呢,有說,無法找到辟支佛

有說釋迦佛證得辟支佛,因為無師自證釋迦佛因地修菩薩行時拜了很多老師、師父,為何還說無師自證呢?證自證行者,不由他教,不由他悟,則說無教,則說無學,
釋迦佛必須解脫諸善知識(經(jīng)曰:于已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)而走出一切知見系縛,故說無學,可見,無學非無學,有學非有學,出此無學有學,則證無學位,或證無師智。

釋迦佛成立佛教,實無宗教性,無種性無無種性,無法無相為宗法(故問何以為如來真實義),故壞法壞相壞見則失自宗。由圓滿教法故,有辟支佛學位,阿羅漢學位菩薩圣行學位,及成諸佛(即身成佛、即心成佛、即生成佛,一佛則諸佛智),乃于二乘(聲聞緣覺)學位授記,諸菩薩萬行證德(涅盤三德:解脫德、般若德、法身德)菩提道行性授記(諸如諸位法身菩薩法相,如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、彌勒,一切名皆有情菩薩,一切識皆如來現(xiàn)行,一切心皆佛義,一切法如義),實相一味大菩提(智);壑潜療o與等比,有情菩薩無情闡提,有學無學,有種無種,圓一乘教(宗下教下),則了義教(法,佛法,法佛)。

所謂佛姓(教下),為三等姓(有學,有種),一者阿羅漢種姓,二者辟支佛種姓,三者佛姓,及無種姓無學,所謂有種(動詞),教下,所謂無種,教外,所謂無種無學,非無學,經(jīng)曰已于無量萬千佛所種諸善根,說五根色(成熟異熟即種識,識性自凈六意根名色(成熟異熟即名識,稱名自明,為何無菩薩種姓,一切現(xiàn)行現(xiàn)相緣識性相,有情緣起,無明緣行,如是一切法相,如是菩薩名姓,現(xiàn)行名諸菩薩行,諸菩薩業(yè),大菩提性(為見如來性如來圓滿清凈智者,修證了義,名佛),一切眾生(眾生眾生,種種眾生,種種善根,七寶性身),三姓等俱(平等姓謂釋迦姓),行皆菩薩,值佛出世,得見種種開悟,;
滿足,乃至證得如來所行無愿(無少法余依,利樂利行利生,慈悲喜舍無量心)、(諸行性凈性圓)、無相(法性),謂三解脫門。

辟支佛見大一切差別善法應化身,一切差別萬行應化身,于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在之處,一切事差別事事應化身。


阿羅漢見大
阿羅漢見大一切菩薩摩訶薩皆化身阿羅漢身相,一切羅漢身相皆菩薩行,在在處處一切行地,一切事皆阿羅漢事,一切行皆阿羅漢行。有說,無法找到辟支佛,有說,無法認出阿羅漢,當出學位行位,入于如來地行。

見大見小,離大小見,分別事
,則見大。所以,大乘小乘之見應息而行無相密圓,則名大比丘眾。由轉(zhuǎn)內(nèi)乘,應通自本,補充阿羅漢內(nèi)學資糧共參(下為轉(zhuǎn)載)

阿羅漢種姓分類:
列舉自《雜阿毗曇心論》卷五、俱舍論卷二十五

一、退法阿羅漢
又作退相阿羅漢,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。

二、思法阿羅漢
又作死相阿羅漢,指由于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。

三、護法阿羅漢
又作守相阿羅漢,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。

四、安住法阿羅漢
又作住相阿羅漢,指不退亦不進,而安住于果位者。

五、堪達法阿羅漢
又作可進相阿羅漢,指能迅速精進,而達于不動法者。

六、不動法阿羅漢
又作不壞相阿羅漢,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。

上述六種阿羅漢中,前五種鈍根者,故得時解脫時愛心解脫,而后者系屬利根者,故得不時解脫不動心解脫。詳言之,須遇善因緣而得入定解脫,稱為時解脫;隨時可入定,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,稱為不時解脫。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,并解脫煩惱者,稱為時愛心解脫;永無煩惱,永不再須解脫煩惱,永遠不再由于煩惱而退失果位,稱為不動心解脫。此外,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善根之形成,又分為兩種,即:

一、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,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。

二、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,稱為不動法阿羅漢。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。若再加緣覺、佛,則總稱九種阿羅漢。

《阿含經(jīng)》卷三十、《成實論》卷一等所云:其中,藉智慧力解脫煩惱之阿羅漢,稱為智解脫阿羅漢。若得滅盡定,而于心、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阿羅漢,則稱雙解脫阿羅漢。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(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,因而得四無礙解脫者),則成三種阿羅漢果(轉(zhuǎn)載截止)。


一相無相
離一相則心無諍見(離欲行第一,世間第一,見道位
作一個明白人,不如做人清白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游客
登錄后可快速發(fā)帖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北閣地攤
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

手機版|黑板報|小橋流水 ( 粵ICP備2022111527號) (粵工商備445100000015802號) (京公網(wǎng)安備44510202000028號)  

GMT+8, 2025-7-14 19:21

Powered by 521000.com © 2002-2015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